2009年6月25日 星期四

【網路文章】商周一百四十字的力量之參考相關網站

微型網誌
商周一百四十字的力量之參考相關網站
facebook和plurk介紹

【今天】20090622

如果說我...還餘悸猶存
是不是顯得我有點懦弱
如果說我在當下
我哽咽到沒有辦法說出口
那麼...我是否可以
以為
你知道我所想的和你以為的
是否一樣

很辛苦...
我知道...
我知道你很辛苦
可是我不願意放手
我不願意...

現在的我
可以和你相處的時間
這麼的少
我幾乎是有點痛恨
我離家這麼的遠
我一直一直告訴自己
家不遠

我知道
我們彼此都掛懷
我知道
你為我最近工作上的不如意而擔憂
而我...卻只是選擇用時間來處理
於是我變得有點沉默了
是我刻意的
我不想提起

這次原本你們也不打算告訴我的
後來也只說是個小手術

我也這樣告訴姑姑們
我也這樣告訴自己
即使有點擔心
那還是回家看一下好了

左右小腿的前後全部腫起來了
聽說要等它自然好
傷口的部分明明就不能洗澡
你硬是在手術第二天
請假回家時
用水去清洗它

就算是送你和媽媽回去大林慈濟醫院休息時
總覺得你精神不太好
就在要回台北時
才突然知道你血壓已飆高
在送你到長庚醫院路上
看你一路嘔吐
我不知
我能做甚麼
我不想要這樣看著你有狀況
而無能為力

所以你可以再多愛這個身體一點嗎
而我也會努力愛惜我自己的

我想"家"這個字
裡面的愛
需要的
有好多好多
所以我會一直向你要

是你教我
一步一步走路...
是你教我
一句一句歌唱...

看著你和妹妹小孩的互動
我可以想見當時的我們擁有的寵愛有多少

我只知道
你的愛
我要不夠
所以...我仍然任性不願意放手

2009年6月18日 星期四

網站-瑜珈運動

瑜珈運動

【網路文章】蘋果日報-4勇士戰勝坎坷 無懼罕病 基測登高峰

人生故事
4勇士戰勝坎坷 無懼罕病 基測登高峰


高中職申請與甄選入學昨放榜,許多考生經過三年煎熬,終於如願登榜,其中四人成績拔尖,都可進第一志願。特殊的是,他們罹患罕病或有嚴重身障,高分,是以經年加倍的汗水與時間拔河而來。其實,基測的量尺,根本無法測量出這些孩子生命的寬度和深度,也沒有一個考題,可評鑑他們超人的毅力,我們要向這些孩子致敬,因為他們將特別的自己書寫而成的教材,內容比任何課本都精采。
自幼罹患嚴重遺傳疾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基隆安樂高中國中部學生李冠霖,儘管身形因病萎縮,骨瘦如柴到連拿本書都吃力,仍憑著驚人求學毅力,以基測分數397分加分後錄取第一志願建國中學;對未來,李冠霖積極樂觀,他說:「很高興努力得到回饋,希望將來當個出色的科學家。」 以輪椅代步的李冠霖上月才獲總統教育獎殊榮,他說:「我讀書沒有撇步,只是上課專心聽講,下課後用心複習。」
圍棋實力高達六段
除了課業表現優異,李冠霖自小學三年級起熱中圍棋,已有業餘六段實力,他原本想當個棋院生,但父母擔心他體力無法負荷,他才打消念頭。如今高分上建中,他開心地說:「進建中第一件事就是要加入圍棋社。」李冠霖的父母都是國小教師,從未因兒子的病而想放棄他,李媽媽驕傲地說:「別人能做到的,冠霖也可以做得到。」台大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李秉穎指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是會致命的遺傳疾病,起因於脊髓「運動神經元存活基因」突變,患者肌肉會逐漸退化,日漸喪失走路、爬行、吞嚥、呼吸等能力,嚴重者會呼吸衰竭死亡。記者高崧


北市信義國中三年級學生羅揚,出生就罹患先天代謝遺傳疾病黏多醣症,全身關節變形,握筆寫字不便,走路一跛一跛,憑著意志力,考上建國中學。 羅揚小學起就拒念特教班,考基測也拒絕到有冷氣的特殊考場應試,他說:「我和一般人沒有不同,沒有理由要認輸。」基測他考383分,加分後以478分考上建中。
上月已自修高一課
羅揚每周要到醫院接受3小時靜脈注射,雙手布滿瘀青和針孔,但他說:「能活下來就很幸福,一點痛不算什麼。」即使靜脈注射很痛,羅揚也堅持邊打針邊溫習功課。 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妮鍾表示,黏多醣症是因體內缺乏可代謝黏多醣的酵素,隨年齡增長,黏多醣堆積在骨骼、關節、肝臟等,影響四肢等功能,嚴重者可能活不到20歲。對此,羅揚看得很開,他說:「我知道會活得比較短,但我不會往負面想,因為愛我的人太多了。」 羅揚說:「為證明和別人沒有不一樣,我做任何事都全力以赴。」對於即將而來的高中生活,認真的羅揚上月底起已每天自修高一課程了。 記者楊桂華、邱俊吉


苗栗縣私立君毅中學美術班應屆畢業學生林永晏,幼時跌倒受傷造成雙手萎縮,一路以腳代手、夾筆寫字苦讀,今年他榮獲總統教育獎,基測則拿下數學、自然、作文滿分、原始成績高達404分,如願考上建國中學。 林永晏4歲時跌倒造成腦膜出血、頸椎受損壓迫神經,從此雙手逐漸萎縮、喪失功能,但他上小學即學會用腳趾夾筆寫字,從不在學習路上氣餒。林永晏生活起居靠父母打理,林爸爸為他辭掉大學英文教職,回竹南開補習班,夫妻倆每天風雨無阻輪流陪兒子上學伴讀。林媽媽說:「永晏除了睡覺,每天張開眼就是念書,連下課10分鐘都不放棄,成績總名列前茅。」
作文描寫母親雙手
由於頸、腰椎無法彎曲,林永晏只能筆直坐在椅子上,腳伸直地跨在特製矮桌上翻書、寫字。他這次雖考上建中,但他懊惱地說:「爸爸教英文,英文卻錯1題,很對不起他。」 這次作文題目是「常常,我想起那雙手」,林永晏得到滿分6級分。他筆下形容的正是母親堅強的手,他感激地說:「千言萬語也難表達媽媽對我的辛苦照顧,我一定會繼續努力。」從未被身體殘缺擊倒的林永晏,立志未來要當法官。記者吳傑沐


北市信義國中三年級學生許書軒罹患遺傳性感覺運動神經病變,四肢逐漸萎縮,目前只能靠雙手夾筆寫字,戴助走器行動,昨高中職申請和甄選入學放榜,他基測考392分,加分後可上建國中學,但他考量身體狀況,決定選擇通勤方便的松山高中。
爬梯抄筆記不求人
許書軒身高153公分、體重僅20公斤,因手指、手腕完全不能動作,多年來訓練出靠手肘使力、用雙手夾筆寫字的方法,他的字跡工整,還能用手關節敲打電腦鍵盤,中文打字一分鐘可達40字。他在學校裡爬樓梯、抄筆記,都堅持自己來。 許書軒說:「我的腦袋沒問題,也可以和別人一樣。」他國中都沒補習,靠的是規律的生活作息、按部就班的讀書計劃表,以及「預習、複習加練習」的「三習」讀書訣竅。面對病情愈來愈惡化,他說:「我不會去想以後會變成怎麼樣,只想把病痛放一邊,好好把握當下。」 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李銘仁指出,遺傳性感覺運動神經病變症狀是四肢的遠端肌肉逐漸萎縮,可能無法走路、提筆。病人常常一開始是腳掌變形,接著小腿肌肉也萎縮,造成行走、跑步問題,須以拐杖、輪椅幫助行動。 記者楊惠琪、邱俊吉

2009年6月17日 星期三

【旅遊】痞子英雄「海港城」地圖指南

痞子英雄「海港城」地圖指南 (更新版) - Google 地圖

出遊, 台灣, 地圖, 影集, 景點, 痞子英雄, 高雄

衝浪參考

http://www.wretch.cc/blog/surfbus88
網站, 衝浪, 運動

【網路文章】掌握副食品製作技巧 養成寶寶良好健康飲食習慣

掌握副食品製作技巧 養成寶寶良好健康飲食習慣

讓4~6個月大的小寶寶開始吃副食品,這可說是寶寶成長的必經過程。當寶寶逐漸可以坐得穩、長出牙齒、胃腸消化功能和吞嚥功能更成熟時,尤其是6~12個月大的寶寶,正是發展咀嚼的關鍵期,為讓寶寶日後能順利銜接成人飲食方式的最佳時機。當然,提供寶寶ㄋㄟㄋㄟ以外的食物,也是讓他認識、品嚐新食物的機會,新鮮天然原味的食物風味,可以豐富寶寶的感官刺激,滿足其身心需求。新手媽媽在幫寶寶準備副食品時,從食物的選擇與餵食的頻率都要把握一個最大的原則,那就是「循序漸進」。

1.食物類型:在添加副食品時,應依食物是否引起過敏的程度依序添加。建議順序為:米、穀類--水果--蔬菜--豆類--肉類--蛋類。當寶寶吃了某種食物後,便出現紅疹、腹脹、腹瀉等過敏現象時,則暫停餵食,並就醫確認是否因為食物引起或其他原因造成。

2.種類多寡:每次僅添加一種類食物,且建議每種食物餵食5~7天左右的時間,這樣不僅可以了解寶寶對食物的喜好,也能藉由這樣的方式觀察寶寶是否對某些食物過敏。

3.食物狀態:寶寶的咀嚼發展尚未完全成熟前,必須先改變食物的狀態,而讓寶寶先適應食物咀嚼的口感,使寶寶接受進食副食品。而食物狀態的順序應為:液體--半流質--泥狀--條狀--塊狀。逐漸的寶寶就可以和成人吃一樣的食物了。

4.餵食頻率:剛開始學習用不同進食方式的寶寶,吃副食品的速度一定會比喝ㄋㄟㄋㄟ的速度慢,為了不讓寶寶因為太餓而缺乏耐性練習咀嚼,建議剛開始餵食副食品時,在兩次哺乳之間餵食,再逐漸增加餵食頻率,減少哺乳次數。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每日飲食指南,每個人每天都要攝取下列六大項的食物才叫均衡飲食,副食品準備也是如此,才能盡早讓寶寶接受各種不同食物的風味。

1.五榖根莖類:米飯、麵食、蕃薯、洋芋等主食,主要是供給醣類和一些蛋白質。如:米粉、麥粉、米精、麵條、稀飯、山藥泥、南瓜泥。
2.蛋白質類:含豐富的蛋白質,是寶寶成長很重要的營養素,如:魚肉、豆腐、豆乾、雞肉、豬肉、雞蛋等。
3.奶類:牛奶及發酵乳、乳酪等奶製品都含有豐富的鈣質及蛋白質。4.蔬菜類:各種深綠色與深黃、深紅色的蔬菜,主要供給維生素、礦物質與纖維。如:高麗菜、洋蔥、紅蘿蔔、菠菜、甘藍菜等。
5.水果類:水果可提供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與纖維。如:柳丁、蘋果、木瓜、葡萄、香蕉、西瓜等。
6.油脂類:炒菜用的油及花生、腰果等堅果類,都可以提供所需的脂肪。

寶寶成長的每一階段,添加副食品的方式略不同,敘述如下:

●4個月大前:這個時期的寶寶,母奶是最佳的食物,有許多醫師建議哺餵母奶之外,無須添加任何補充品,包括開水都是多餘。因為母乳已經含有充足的水分,不過也可利用喝開水幫寶寶漱漱口。

●4~6個月大:適當的食物有:米麥糊、菜湯、新鮮果汁,而且建議使用湯匙來餵食,讓寶寶慢慢應用並適應以嘴巴來咀嚼及吞嚥的功能。

●7~9個月大:除逐漸增加米麥糊及菜湯、果汁的攝取量外,可以增加攝取的食物種類及改變食物的狀態,將水果及蔬菜製作成泥狀,可以單吃或是加入米麥粉中一起進食。

●10~12個月大:除原本的食物逐漸增量外,可以嘗試讓寶寶吃一點較軟的乾飯,從一小口開始。另外,這個階段可以吃全蛋,建議用蒸的方式,方便寶寶入口。當然也要注意寶寶有沒有過敏的情形發生。

●12個月大以上:這個階段開始,食物的狀態已經可以進階成塊狀,但是要注意塊狀的大小,並以軟塊狀為宜,避免寶寶進食時噎著。

最後提醒新手媽媽在準備副食品時,可以把握下列六大原則,讓寶寶吃得營養又健康!

1.食物單一化:準備的食材必須新鮮,愈簡單愈好。給予副食品的內容最好單一化,不要幾種蔬菜混著吃,一次給予一種即可,讓寶寶先吃過幾次之後,再慢慢加其他的食物。
2.食品少加工:副食品最好避免加工食品,如香腸、火腿、肉鬆、肉品罐頭。
3.烹調少調味:烹調方式盡量清淡、低油、無調味。吃了過多調味料的食物會讓寶寶習慣吃口味較重的食物,一旦養成習慣,他就不太吃口味比較淡的天然食品,而偏向吃較甜、較鹹的食物。
4.容易吞嚥:一定要料理成容易吞嚥的食物型態,如製作成泥、糊狀。
5.避免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若有過敏體質的寶寶,要延後給予蛋黃或帶殼的海鮮及蝦貝類、花生類等食品。
6.注意烹調過程的衛生安全:烹調蔬菜的過程是先洗淨、川燙、切碎、高溫烹煮,這樣才能達到充分殺菌的目的,並減少農藥殘留。(作者:許美雅營養師/台北長庚營養治療科)

2009年6月15日 星期一

【今天】20090615這個星期回家感想

(五)
晚上鎮隆和小月介紹了很好吃的店家
還有到普門寺
(7月份有地藏王經法會)
拿面膜給依蓉
(依蓉參加的是八十八佛共修會)
聊到韓國之旅或許可行
自助很厲害的女生
以及劉泰雄老師攝影團
(六)
加完班直接到台北火車站附近
坐上往埔里的國光
在睡了兩個小時後
*又重看完『從女工到Google總經理』前半段 有提到面試的訣竅
路上看了魯冰花影集 很不錯
但是後面的路程 我就開始暈車了
是不是之前過的太好 本來都不會這麼嚴重阿
我想應該也是山路的關係吧
不過路旁的有些景色真的不錯
(後來才發現 四個小時真的好久喔 ><)

就是剛好公司有事情
所以得加班
來不及參加弟弟的畢業典禮
(為什麼...為什麼要今天轉換主機阿)
才會變成只能去和家人們會合了

到了埔里後
沒10分鐘就和家人們會合一起開回嘉義了

路上有小東東作伴
特別開心ㄋ

在休息站
老爸和弟弟都購買了玩具要給"未來的"小東東玩
我想不久
小東東的玩具
就會很需要收納箱了

晚上到民雄 大士爺廟前的素食店用餐
後來收到可以去拿足膜的簡訊
阿 速度真是夠快了
到的真是時候
晚上就和小表妹們去便利商店取貨
趕快幫媽媽還有三姑做看看
當然我自己也有做啦
也幫媽媽還有三姑算了一下BMI值

(日)早上因為妹妹要去拍家族照
要幫她上粧
只上眼影 沒夾睫毛 被老爸說太明顯
(因為睫毛夾沒帶)
*看來眼粧要好好學阿
*我們家裡應該也來拍一下
*來整理一下家裡照片...

打掃完家裡後
和小朋友在樓上唱歌
(好吧 其實都是我在唱居多)
吃完午餐後
在樓下客廳看電視
感覺很放鬆
(>< 很久沒有這樣了)
約三點多 和二姑小朋友在家的附近拍照 因為正是阿柏勒盛開期 尤其是在我家前面這一棵 更是茂盛 風一吹動 朵朵飄落的阿柏勒真的很美 不過不久就看到爺爺開始在掃地了 (這個...應該怎麼說ㄋ 雖然很美 不過也是會有缺點的) 七點時 哥哥換上特地帶回來的碩士服要和爺爺奶奶拍照 嘿嘿 我當然也補拍了幾張 感覺的出來 爺爺奶奶很擔心這麼晚要回埔里的弟弟還有回台北的我 還一直說著叮嚀的話 晚上約八點坐車回台北 正是下大雨的時候 老爸在試機 全身都被淋濕了 媽媽也跟著忙完事情後 又趕快載我們去坐車 (我跟媽媽借了鞋子) 坐高鐵時看完了跟瑞翎借的書『管好你的家
*應該也要來列個清單
*還有寫個讀書心得
因為最近又開始重看『快樂學』 又把快樂學拿起來看
不過這個很具有催眠效果ㄋ

到台北時
打給小表妹
我想要辦一個舊衣回收活動
*針對我們這幾個可愛的小表妹和姑姑
來各交換禮物
再來商討活動細節和方法吧

BOOK, 人生, 家庭, 想法

【今天】20090615要作一張儲值的表

我怕我哪天走了...
這樣有一些有儲值的卡會浪費掉ㄟ
嗯...應該要來做個表 記錄下來
而且把備份寄給家人

想想人生也是這樣的
我應該也要有一張表
列下值得珍惜的事物

人生, 今天, 想法